全球中白內障致盲者高達46%,可以說白內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而白內障的形成與老化、外傷、遺傳因素、中毒等導致的晶狀體異常有關,一般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那白內障在甚麼情況下需要做手術呢?今天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白內障分為先天性白內障、後天性白內障兩種類型。它早期的症狀不明顯,有時多表現為視覺模糊,中期後患者的晶狀體渾濁程度會逐漸加深,視覺模糊也加重,同時還會有近視、眩光等感覺。
1.根據視力情況判斷
如果患者的矯正視力與裸眼視力分別低於0.5和0.3,且對日常影響較大時,可進行手術,並且還要確認患者並無其他的手術禁忌症才行。
2.根據白內障的嚴重程度判斷
通過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以瞭解到眼球晶狀體的情況,此時可根據混濁程度來判斷能否進行手術。
3.根據全身條件判斷
全身條件其實是要檢查患者的全身是否存在別的病症,當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症的情況下,圍手術期期間要控制好血壓與血糖指數,等全身狀態正常時,再去進行手術。通常應該把血壓控制在160mmHg以下,血糖則控制在在9mmol/L以下。
4.根據眼睛條件判斷
當存在結膜炎、角膜炎、麥粒腫等病症時,由於會增加感染的風險,所以不建議進行手術。
以上就是白內障適合做手術的情況介紹了。手術結束後,患者要避免用手直接觸摸眼睛,可用眼藥水護理或乾淨的毛巾進行清潔。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當外出活動或鍛鍊時,盡量避免摔傷。並且定期到醫院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