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急診科常見病、高發病,此種疾病好發於青春期、絕經過渡期、育齡期婦女身上。該種疾病發生後,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則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主要包括貧血、重度感染、不孕。由此可以判定,該種疾病危害較大,要及時檢查診斷,常用檢查方法如下。
1.凝血功能檢查: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發生後,患者可以進行凝血功能檢查來診斷。通過檢查出血、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可以有效的排除凝血,以及出血功能障礙性疾病。
2.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也是本病的常用檢查方法,通過檢查血紅蛋白、血細胞計數,可以確定患者有無貧血的情況。
3.超聲檢查:得此病後,患者也可以通過超聲檢查來確診,通過超聲檢查可瞭解子宮大小、形狀,子宮內膜厚度等,明確有無宮腔內佔位性病變及其他生殖道器質性病變。
4.診斷性刮宮:診斷性刮宮的主要目的是止血和明確子宮內膜病理學診斷,如果患者的年齡大於30歲,且存在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的異常子宮出血情況,則應當進行分段診刮,以便排除宮頸管病變。
5.子宮內膜組織病理檢查:子宮內膜組織病理檢查也是確診此病的常用檢查方法,該檢查通常採用帶負壓的子宮內膜組織吸管獲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其優點是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常用檢查方法如上所列,本病通過詳細檢查確診後,要及時使用藥物控制,最常用的藥物是復方孕二烯酮片、戊酸雌二醇、氯米芬、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若出血持續增多,則要盡早實施手術治療,常用手術為子宮內膜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