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膜炎的起病較慢且患病過程漫長,發病後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頸部、肩部和背部等處疼痛、酸脹和麻木的情況,同時肢體的活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隨著病情的發展,這些情況會持續出現,同時還會因為感染、受累等情況加重。
肌膜炎患者頸部肌肉相對緊張,壓痛點還會形成棘突旁斜方肌或者菱形肌,這兩種情況是很難恢復的。引發肌膜炎產生主要的原因就是長期慢性勞損和急性損傷未愈,另外炎症、感染以及氣溫的變化等因素也會誘發疾病。
當發現患有了肌膜炎後要立即就醫進行檢查,最常見的檢查方法為X線檢查,診斷疾病時要詢問患者的身體情況和發病歷史,同時要與項韌帶炎、肩周炎和頸型頸椎病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肌膜炎一般以局部注射治療為主,局部應該使用麻藥,一日注射一到兩次,大多數患者治療四到六個療程就會見效。病情相對嚴重的肌膜炎患者需要使用針刀療法進行治療,這類治療方法可以切斷粘連的纖維組織,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部分患者也可以選擇針灸推拿、物理療法和中醫療法進行治療。
肌膜炎的患者在疾病治療期間也要特別注意,在生活中要糾正不良的姿勢,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同時要密切關注氣溫的變化,不要著涼,根據溫度的變動適當的增減衣服。在飲食的方面則要加強營養的補充,富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要多吃,例如雞蛋、牛奶、西紅柿、葡萄、山藥和馬鈴薯等,也要多喝水,一日三餐都需要按時吃。同時肌膜炎的患者要多學習醫學知識,定期到醫院復查,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