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鼓膜、粘膜等地方出現慢性化膿性炎症,可能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沒有及時治療導致的。此時會出現聽力下降、鼓膜穿孔、耳朵流膿等症狀,情況嚴重還會導致顱內外併發症,所以需要加以重視,針對病因及時治療。下面就來看一下,慢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
1.咽鼓管堵塞
咽鼓管的主要功能是清潔耳道,保持中耳內氣壓平衡以及避免逆行感染。當咽鼓管堵塞的時候,中耳裡面就會形成負壓,當鼓室內外氣壓差比較大的時候,粘膜就會靜脈擴張。如果壓力不斷增大,咽鼓管粘膜會出現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水腫,漏出的血清會堆積在中耳當中形成積液,這樣就會導致慢性中耳炎疾病出現。
2.感染因素
出現慢性中耳炎和細菌感染有關,比較常見的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如果本身有急性中耳炎,被細菌感染以後就會發展成慢性中耳炎,會對耳部造成比較大的傷害,也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症狀。
3.機體免疫功能低下
如果本身存在急性中耳炎,當局部或者全身抵抗能力下降,出現肺結核、麻疹、猩紅熱、糖尿病、慢性貧血、營養不良等疾病,就會讓急性中耳炎變成慢性中耳炎。
4.急性炎症長期不愈
如果耳朵存在炎症,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會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如果耳朵出現病變,對骨質以及鼓膜造成損害,嚴重破壞組織,也會變成慢性中耳炎。當鼻咽部位有慢性化膿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等疾病,會讓中耳炎反復發作,長時間沒有辦法恢復,就會發展成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的病因是以上這些,發現疾病以後需要使用正確方式治療。例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情況嚴重可以做鼓膜穿刺術、鼓膜切開術、鼓膜切開加置管術等。治療期間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耳部衛生清潔,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