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瘻是眼科常見疾病,該病好發於角膜損傷者、有其他慢性眼疾者、長期佩戴隱形眼鏡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本病發生後,患者通常會有畏光、流淚、疼痛、眼瞼痙攣、視力下降等臨床表現,此病若不及時治療,則會引發很多種併發症,比如虹膜睫狀體炎、角膜後彈力層膨出、角膜穿孔。角膜瘻發生會,要及時檢查治療,常用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1.裂隙燈顯微鏡檢查: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是診斷角膜瘻的主要工具,該檢查可以瞭解角膜瘻的大小、形態、程度等,也可以觀察導角膜浸潤、灰白色潰瘍、邊界不清等病理改變。
2.螢光素染色檢查:螢光素角膜染色可以瞭解有沒有角膜浸潤、潰瘍等情況,有助於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
3.角膜共焦顯微鏡檢查:角膜共焦顯微鏡檢查可以瞭解角膜細胞形態變化,對診斷真菌瘍、棘阿米巴感染所引發的角膜瘻提供病因學診斷。
4.前節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角膜瘻也可以通過前節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來診斷,通過該檢查可以瞭解角膜瘻的大小,形態以及和周圍組織的關係。
5.組織病理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也是診斷角膜瘻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實驗室檢查和藥敏試驗,實驗室檢查可以瞭解有無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利於區別微生物類型,而藥敏試驗則有助於選擇敏感藥物。
角膜瘻的檢查方法主要有以上5種,該種疾病通過檢查確診後,要及時治療。臨床方面一般都採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是氟沙星、妥布霉素、伊曲康唑、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環孢素A;若藥物療效不佳,則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常用手術為羊膜移植術、瘻道修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