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疫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疫苗,每一個健康的人都必須接種,接種的過程很快,一般在三秒左右。在接種之後,胳膊上會產生小紅點的針眼,這些針眼在一段時間內會形成膿腫,需要根據膿腫的大小以及周圍的皮膚反應來進行處理,那常見的處理方案是甚麼呢?
1.消毒
如果卡介疫苗處出現比較小的膿腫,可以先用生理鹽水或者雙氧水反復地擦洗,一般清洗三遍左右。在清洗傷口之後,人們應當在傷口周圍健康的皮膚上塗上酒精或者碘伏,能夠有效的殺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細菌和真菌。
2.抽出膿液
在卡介疫苗化膿體積比較大的情況下,需要到醫院接受膿液抽出治療。醫生先對患處以及針頭進行消毒,然後扎進膿包,最後將膿液完全抽吸乾淨。如果抽出引流無法做到徹底和乾淨,則需要切開引流,這種做法能夠預防膿腫面的擴大。
3.外用膏藥
在卡芥苗皮膚化膿破損時,最好外用膏藥進行塗抹,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軟膏、莫匹羅星軟膏軟膏、紅霉素軟膏以及磺胺軟膏等。每一個人都應當注意,最好使用棉簽塗抹,每天可以塗抹兩到三次左右,具有消炎殺菌的作用。
4.熱敷
首先要準備一盆乾淨的水以及毛巾,最好水溫不要超過五十度,然後將毛巾放入溫水中,完全浸濕之後拿出來擰乾,最後輕輕地放在化膿部位進行熱敷。熱敷的目的主要包括改善循環和促進膿液吸收。
總而言之,接種卡介疫苗可以讓機體對結核病菌產生免疫力,所以每一個人都需要到醫院接種。如果在接種之後產生局部化膿反應,則需要做好護理,主要包括傷口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心情護理等,比如不要用手去觸碰傷口、按照醫生指導使用藥物、積極觀察患處反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