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通常是指肺泡、肺間質的炎症,通常是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免疫低下、過敏反應以及藥物因素所導致。得此病後,患者通常會有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等典型症狀表現。肺炎根據解剖結構分為大葉性肺炎以及小葉性肺炎兩種類型,那麼大葉性肺炎和小葉性肺炎如何區分呢,下面詳細介紹。
1.大葉性肺炎:大葉性肺炎也叫肺泡性肺炎,通常是指病原體侵入肺泡所引起的炎症,炎症經肺泡向其他部位擴散,從而使部分肺段以及大肺葉發生炎症。引起大葉性肺炎的病毒有很多,最常見的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得此病後,患者通常會有疲乏、喉嚨痛、頭疼、發燒、食慾不振、腹瀉、肌肉疼痛等症狀表現、本病通常採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最常用的藥物是更昔洛韋。
2.小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也被稱為支氣管肺炎,通常是指病菌侵入支氣管所引發的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及肺泡的炎症。引發小葉性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有念珠菌、毛菌等,得病後,患者通常有發熱、寒戰、肌痛、乾咳等表現。小葉性肺炎發生後,通常進行抗生素治療,如果沒有明確致病菌,則可以採用廣譜抗生素,抗生素的用量要根據病情而定。
大葉性肺炎和小葉性肺炎的區分方法如上所述,希望大家有所瞭解。這兩種疾病發生後,通過積極規範的治療,預後較好,不會影響自然壽命,也不會遺留併發症。這兩種疾病在治療期間要做好飲食調理,患者在痊癒前應該避免吃冰冷食物,比如雪糕、冰水等;要多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