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時期癲癇病的發病率較高,起病原因與腦內結構異常及遺傳因素有關,侵害到較多一歲以下小兒的腦部健康,從而引發四肢抽動、口吐白沫等表現,還會影響到發育及成長。身為家長要將癲癇病瞭解透徹,還要掌握該病的症狀表現。那小兒癲癇會引起抖動嗎?病發後的症狀是甚麼呢?
小兒癲癇不同於普通的疾病,其危害性非常嚴重,容易引發低燒的症狀出現。如長期如此便會產生抖動等不適的表現,甚至給發育帶來不利的影響。
1.大發作
大發作又名為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可導致小兒突然間神志喪失,伴有全身強直陣攣性抽動等症狀出現,加重後還會產生呼吸暫停、口吐白沫等情況。如小兒的發病時間較長,則會出現舌咬傷或是尿失禁等不適的表現,一般持續時間在一到五分鐘,而且在抽動停止之後入睡,蘇醒之後出現頭痛及無力等表現。
2.局限性發作
局限性發作也是小兒癲癇所引發的常見表現,大部分小兒病灶對側口角、眼瞼以及手指均可產生麻木,以及抽搐等不適的表現。特別是在抽搐時,往往會從手指到上肢擴展到對側,而且持續時間會在數分鐘以上,發作期間意識不會喪失。
3.肌陣攣發作
隨著病情不斷發展,小兒的某一塊肌肉或者是肌肉群,均會產生突然有力的抽動,個別小兒的一側或者是雙側肢體明顯抽動,有時會在抽動期間手中東西掉出或者是甩出。
上述介紹了三種小兒癲癇的症狀表現,在小兒的成長階段應當做好預防工作,謹防肌肉抽搐等症狀的出現,身體發病後其治療工作應當積極展開,得到有效治療才能縮短病程時間。此外,家長應當為小兒創造舒適的居室環境,還要均衡發病期間的飲食,不宜食用刺激性嚴重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