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間質疾病多由家族遺傳、病毒感染、吸煙、酗酒所致,出現後主要表現為刺激性乾咳、進行性呼吸困難以及發熱、乏力、胸痛、神經衰弱等。一旦這些症狀發生,就要立即就醫,根據醫生的建議做好相關檢查和治療,緩解肺部不適,恢復健康的生活。那麼,如何診斷肺間質疾病?具體詳細方法介紹如下。
一、醫生聽診
確診肺間質疾病的第一步,就是進行醫生聽診,因為通過醫生聽診可以確定患者是否存在肺部乾濕囉音的症狀。
二、肺CT檢查
診斷此病還要進行肺CT檢查,進一步瞭解肺部組織病變情況。但是要注意,肺CT檢查有禁忌症,合併蛛網膜出血的患者以及妊娠患者不宜進行,以免加重身體不適,影響疾病恢復。
三、肺功能檢查
如果有必要的話,肺間質疾病患者還要進行肺功能檢查,確定患者是否存在肺活量減少以及彌散量降低的症狀。
四、實驗室檢查
重症肺間質疾病患者,還要進行一些常規實驗室檢查,如肝腎功能檢查、尿液分析檢查以及肌酸激酶檢查、自身抗體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等,做好這些有助於鑒定患者是否存在合併症的症狀。如果有,也能及時處理,消除隱患,保障自身健康。
五、支氣管鏡檢查
除了常規實驗室檢查之外,患者還要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因為通過支氣管鏡檢查可以直觀的瞭解肺部炎症病變情況以及確定疾病誘因。
六、其他項目檢查
一些病情較為嚴重的肺間質疾病患者,可能還要進行其他特殊項目檢查,如胸部X線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以及肺活檢、支氣管肺泡灌洗檢查等。
肺間質疾病的檢查方法主要就有這些,只要患者能夠嚴格的做好這些項目檢查,就能綜合判斷肺間質疾病,做到針對醫治,健康恢復。另外還要提醒患者一點,肺間質疾病恢復期長,在此期間要做好相關護理,如遠離煙霧環境、戒煙酒以及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等,做好這些都能輔助醫治,促進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