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經常會出現尿蛋白質偏高的症狀,這是怎麼回事呢?具體詳細介紹如下:
一、過量攝入高蛋白食物
蛋白質偏高的主要誘因就是過量攝入蛋白質,要想避免此種症狀的發生,就要格外注意合理飲食,做到飲食多樣、營養均衡,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不利因素影響,更好的保障自身健康。
二、腎小球腎炎
腎小球腎炎也會導致患者出現尿蛋白質偏高的症狀,主要是因為腎小球腎炎容易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從而出現體內代謝異常的症狀,如蛋白質偏高、大量蛋白尿等。
三、腎病綜合徵
腎病綜合徵也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出現尿液中蛋白質偏高的症狀。建議此症狀發生後,立即進行藥物治療,控制病情,減少危害。
四、糖尿病腎病
如果糖尿病出現後沒有及時醫治,可能會累及腎臟,引發糖尿病腎病,從而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不適症狀,如高血壓、水腫、以及蛋白質偏高、泡沫尿、腎衰竭等。
五、高血壓腎病
高血壓腎病也會導致患者出現蛋白質偏高的症狀,同時可能還會伴有血尿、蛋白尿、以及頭痛、嗜睡、抽搐、昏迷等。
通過上述介紹可以看出,尿蛋白質偏高多數是因為原發性腎病和繼發性腎病所致。只要此症狀發生,就應立即就診正規公立醫院,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進行科學醫治,緩解不適病症,減輕痛苦。另外,在此病恢復期間,還要注意飲食忌口,不能吃高蛋白食物,如魚肉、龍蝦、黃豆、芝麻、瓜子等,都要禁食,不宜觸碰,否則的話可能就會影響疾病恢復,出現預後不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