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閉塞脈管炎多發於青壯年的男性,與自身長期吸煙有關。臨床上,這個疾病的進展比較緩慢,患者會逐漸感受到肢體怕冷,皮膚溫度降低,患肢異常疼痛的問題。如果患者長期缺血嚴重的話,肢體末端會出現缺血性的潰瘍或者壞死。那麼當患者有下肢動脈閉塞脈管炎時,該如何治療呢?
1.保守治療
如果血管出現輕度閉塞,且患者症狀不明顯,間歇性跛行距離大於500米時,患者可以進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原則是通過鍛鍊和飲食控制引起血管閉塞的危險因素,比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應規律口服抗血小板、降脂、擴血管藥物,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身體相關數據。
2.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有中度以上的動脈血管閉塞,需要進行動脈造影,並且在評估病情的基礎上,進行手術。手術分為傳統型開刀手術和介入手術,手術的目的主要在於重建動脈血管,增加四肢的血供改善。由於身體缺血引起的後果,術後患者也應按照保守治療的方法積極鍛鍊,定期檢查和規律服用相關藥物。
3.康復訓練
患者在術後應適度鍛鍊病肢,有助於建立側肢循環,增加患肢的血供。常見的康復訓練的方法為Buerger運動,運動時患者應躺在床上抬高患肢45°,維持兩分鐘,然後坐在床邊將患肢自然下垂2~5分鐘,並做足部旋轉和屈伸運動。最後將患肢放平休息兩分鐘。
綜上所述,下肢動脈閉塞脈管炎作為高發疾病,更容易產生在營養不均衡以及吸煙的患者身上,人們需要在瞭解病因之後盡早做好預防措施。如果患者不幸產生肢體發麻以及疼痛等疾病症狀,需要科學的治病,包括科學用藥,接受針灸及時按摩等,治病療程因人而異,往往大於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