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見的軟組織腫瘤,這種疾病起源於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臨床統計,胃腸道間質瘤高發年齡於40~69歲,一旦發病不及時治療的話,可以併發網膜腫瘤、胃腫瘤、小腸腫瘤等,所以需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因為胃腸道間質瘤目前的病因尚不明確,很難提前預防,所以瞭解胃腸道間質瘤的臨床表現就變得尤其重要。以下會對胃腸道間質瘤的症狀做個具體的說明。
胃腸道間質瘤臨床症狀的差異主要與腫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長方式有關,並沒有明顯的臨床特異性。部分患者以遠處轉移為首發症狀,甚至約有1/3的患者沒有相應的臨床表現,只是在常規體檢中偶然發現的。
1.早期症狀。患者基本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飽腹、吞咽困難、腹脹等症狀;部分患者有惡心、嘔吐、吐血、黑便等症狀;很少一部分人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低血糖、呼吸困難等。因為在疾病早期沒有針對性症狀,所以很容易被誤診。
2.中晚期症狀。當腫瘤侵犯的部位影響到消化系統時,患者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吞咽疼痛等症狀;因為胃腸道間質瘤是一種易碎的腫瘤,所以當食物或食物殘渣經過時會出血,根據腫瘤出血部位不同,患者通常表現為吐血或拉黑便;當患者摸腹部時,可以明顯的摸到包塊。
以上便是胃腸道間質瘤的臨床表現,此外,在日常中,人們如果感到乏力,出現小便色黃、惡心、納差等症狀也需要警惕,因為有可能是胃腸道間質瘤的伴隨症狀。如果一旦患有胃腸道間質瘤也不需要過度擔心,通過手術治療、內鏡治療、藥物治療等治療方式一般都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