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腦癱這種疾病在生活當中非常的普遍,最常見的就是痙攣性腦癱這種疾病。但是大多數人不瞭解該疾病的臨床症狀,這很容易導致該疾病被忽略並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因此,為避免這種情況,有必要充分瞭解痙攣性腦癱的症狀,這樣可以幫助患者迅速康復。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症狀表現如下:
1.患者會出現肌肉張力增加,彎曲或伸展四肢時會導致「肌肉張力」增加的情況。還可能出現關節運動範圍變小,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運動範圍小、方向固定、運動速度慢等症狀。由於屈肌張力增加,表現為主要關節的彎曲、內部旋轉和內收等。
2.患者上肢的特徵是腕部手掌彎曲、拳頭緊握、拇指內收、手指關節彎曲、前臂內旋、肘部彎曲和肩關節內收。過度使用上肢容易導致關節反應,從而影響上肢的發育。患者的下肢表現出腳尖外翻、膝關節屈伸或過度伸直,髖關節的屈曲、內收、內旋、大腿內收、走路時腳趾觸地,顯示出剪刀步態。患者下肢分離運動會受到限制,當腳底接觸地面時,下肢很難支撐重量。出現軀乾和上肢的伸肌,下肢的一些屈肌和某些伸肌的力量減少的情況很普遍。
3.痙攣型腦癱常見於腦癱患者的兒童,主要表現為全身受累,下肢比上肢重,並且大多數表現為上肢屈曲型和下肢伸展型。痙攣性偏癱兒童有輕度的臨床症狀和明顯的不對稱姿勢運動。症狀通常在6個月後出現,正常兒童很少在12個月之前舉手,但是患有痙攣性偏癱的兒童可以在12個月之前舉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手術治療依然是痙攣型腦癱患者主要的治療方法,在手術之後的康復訓練是整個療程的重要保證,大家要知道,腦癱患者的治療是多階段的,長期的治療,需要很多的專業人員積極的配合併協同,也需要家長積極的參與進來,這樣才能達到加快治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