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俗稱為羊癲瘋,是臨床上一種很複雜的神經系統疾病,以神經元異常放電為典型表現。癲癇在臨床上有很多種發作形式,嚴重程度不一。大部分癲癇患者都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病情,常用的抗癲癇藥物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丙戊酸鈉等。抗癲癇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嚴重程度與個體差異有關。那麼抗癲癇藥物是不是副作用很大?抗癲癇藥物會引發哪些副作用?
1.神經系統反應。抗癲癇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反應。很多患者剛開始服用藥物時會出現頭暈、眩暈、精神緊張、精神萎靡、抑鬱、共濟失調、嗜睡、語言障礙等神經系統症狀,具體表現因人而異。兒童患者容易出現焦慮和興奮情緒,對生活和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
2.皮膚黏膜改變。抗癲癇藥物還可能引起皮膚粘膜改變。苯妥英鈉容易引發牙齦出血、皮膚粗糙等不良反應,而丙戊酸鈉容易造成毛髮脫落。這些不良反應對於女性患者來說是比較難接受的。有些藥物可能會導致皮疹,比如拉莫三嗪,患者需謹慎使用。
3.骨骼病變。某些抗癲癇藥物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骨質酥鬆。患者在服用這些藥物的過程中,需定期檢查骨密度。一旦出現骨質酥鬆的現象,最好換藥。
臨床上的抗癲癇藥物種類非常多,每種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對身體的傷害很大。為了盡可能減少藥物引起的毒副作用,患者要從最小的劑量開始服用,並逐漸調整到最佳的劑量。患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不要隨意停藥,也不要隨意更換藥物。在服藥期間,患者最好定期檢查肝腎功能。一旦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最好及時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