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點頭痙攣症的主要起因為患兒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缺氧或缺血性病變,產傷是嬰兒癲癇症的常見病因,或是患兒缺乏維生素B6導致,常見病因還有先天性遺傳或遺傳性代謝異常。患有嬰兒點頭痙攣的患兒90%在一歲以內,新生兒即有痙攣發作的情況,但通常在2個月後起病,高峰期年齡為4-6個月,一歲後開始減少痙攣次數,三歲後趨於消失,持續時間長。點頭痙攣難治療並且難發現,後期影響極大,因此呼籲大家重視嬰兒點頭痙攣。
1.攜有點頭痙攣症的嬰兒通常在4-8月大是最易發作,發作時表現為兩臂往前伸舉,頭和軀乾向前屈,類似於點頭的行為,單個點頭動作持續時間為2-10秒,發作時間短極其容易被忽視。
2、點頭痙攣症有頻繁發作的特性,一日多發,並且每次發作可連續多次,甚至高達十次以上,而發作時間通常在嬰兒簡單入睡或者剛醒時,也就是意識並未完全清醒的狀態。
3.嬰兒發作點頭痙攣時,伴有出汗、疲憊困倦的症狀,嚴重時會出現喪失意識和面部發青發紫的狀況。
4.點頭痙攣的發作期間,腦電圖的特徵通常為高峰無律。
5.嬰兒痙攣症是癲癇腦病,可用抗癲癇藥物治療,請遵循醫生叮囑,不可隨意更改藥物的劑量。
6.如果及時發現此症狀並及時治療、護理得當,患兒智力正常如前,但此病容易被忽視,絕大部分患兒會因此腦損傷,出現智力低下的情況、或語言障礙、聽力損傷、視覺損傷等不同情況。
綜上所述,點頭痙攣常發作於嬰兒4-8月大,意識朦朧的狀態,單次做點頭狀的痙攣或持續多次,伴有出汗和面部青紫,反復發作,點頭痙攣容易被家長誤以為正常點頭,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危害到孩子的智力。家長切記孩子點頭時一定要仔細而反復的觀察,早治療可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