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痙攣症是一種嚴重的兒科疾病,其中在嬰兒半歲前發病率最高,這時期寶寶出現症狀,往往家長不易發現,或是會誤以為是其它身體不適引起的,如不能及時處理,痙攣過後可導致一些嚴重後遺症發生,如可出現語言障礙、 斜視、肢體癱瘓等,因此及時控制是關鍵。那麼嬰兒痙攣症是甚麼原因引起的?下面來瞭解一下。
如果是隱源性嬰兒痙攣症,病因不明,有可能和腦功能或解剖結構異常有關。而對於症狀性嬰兒痙攣症,則可有多種病因引起,主要包括下面四種病因:
一、腦部病變:如嬰兒存在有腦發育畸形時就可引起痙攣症發生,包括神經管發育障礙、 腦回畸形、腦積水等,另外染色體病和先天性代謝病也會導致腦發育障礙,還有就是腦血管病、腦外傷,顱腦產傷、腦瘤等等,都可成為其病因。
二、缺氧性腦損傷:引起缺氧的疾病有很多,如心臟,肺部疾病,還有窒息;休克,以及驚厥性腦損傷等,這些情況都會對腦部造成很大的損害,從而引發痙攣症發生。
三、代謝紊亂:先天性代謝異常,水電解質紊亂或是維生素缺乏,腦腎疾病,還有高血壓腦病以及內分泌功能紊亂等,當存在有這些這些代謝紊亂問題時,也易引起痙攣症發生。
四、其它病因:嬰兒痙攣症還有可能是其它一些疾病引起,如神經皮膚綜合徵,最常見的就是結節性硬化。還有就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藥物及金屬或是其它化學物質中毒,或是圍產期因素,如新生兒顱內出血、低出生體重等,都可引起痙攣症發生。
上面就是關於導致嬰兒痙攣症的幾個病因,可見嬰兒痙攣症的病因有很多,要注意及時對因處理,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另外也有部分嬰兒痙攣症和遺傳有關,其中癲癇病人的子女就有一定的幾率會發生痙攣症。不管是甚麼原因引起的,及時處理是關鍵,否則將造成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