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痙攣是一種多發的兒科疾病,且半歲以前是高峰期,一旦發病出現鞠躬樣痙攣、閃電樣痙攣等表現,如不盡早治療還會影到患兒的智力發育,甚至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嬰兒痙攣引發的症狀明顯,且危害性嚴重,生活中要進行深入的瞭解,以下就是嬰兒痙攣的症狀以及治療措施。
嬰兒痙攣的症狀:
嬰兒痙攣的危害性嚴重,可影響到嬰幼兒的腦部健康,發病後呈現出鞠躬樣或是點頭樣的症狀,另外還會產生屈曲性、過伸性以及肌陣攣等表現。如患兒的病情嚴重,則兩臂前舉,頭部以及軀乾向前明顯屈曲,極個別患兒向背側呈現出伸展位,嚴重時可以重復出現數次或是數十次,有時還會伴有喊叫或者是微笑的情況出現。如治療時間方面拖延,則會導致精神運動發育落後,且腦電圖呈現出高峰節律紊亂的情況。
嬰兒痙攣的治療:
嬰兒痙攣的早期以及強化性治療非常重要,積極就醫才能獲得治癒。激素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治療藥物,比如ACTH或是口服類固醇等均能起到滿意的療效,但該療法存在有容易復發的缺點,且會引發感染或是電解質紊亂等情況出現,為此在治療時要謹慎選擇。但針對病情嚴重的患兒,採用藥物治療很難達到滿意的療效,應立即給予手術治療,可結合患兒的病情採用腦皮質病灶切除術或是前顳葉切除術治療。
關於嬰兒痙攣的症狀以及治療措施先瞭解這些,身為寶媽需要重視小寶寶的健康狀況,警惕痙攣症的出現,在寶寶出現異常表現時則要給予針對性的治療,還要加強患兒的護理工作。恢復期間注意患兒的衛生,還要創造舒適的居室環境,飲食方面也要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