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出血是臨床上很常見的婦科疾病症狀。患者在月經期以外的時間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的現象,出血量不一,就稱為陰道出血。宮頸、宮體、陰道、輸卵管等部位出血都可導致陰道出血,其中最常見的是子宮出血。如果頻繁出現陰道出血的現象,患者最好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那麼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1.內分泌失調。很多女性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的問題,這會導致子宮出血。在月經期間,卵泡發生破裂,使得雌性激素下降,也會導致子宮出血的現象。內分泌失調與不良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係,長期熬夜、節食的女性很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激素分泌會發生紊亂。
2.生殖器腫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都是常見的婦科疾病,都容易導致陰道出血。子宮肌瘤屬於良性腫瘤,發病率很高,多見於育齡期女性。子宮肌瘤發生破裂時,可導致出血,嚴重時需採取子宮切除術。
3.異常妊娠。宮外孕、先兆流產等妊娠現象也可引起陰道流血。在懷孕初期,任何意外都可能導致先兆流產,如果保胎成功,孕婦可以繼續妊娠。如果保胎失敗,患者需進行流產手術,將宮腔內的妊娠組織清除掉。
4.全身性疾病。當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疾病時,也容易出現陰道流血的現象。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功能損害、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都屬於凝血功能障礙疾病,患者有血小板質量和數量異常的問題,容易在各種因素的刺激下流血。
陰道流血是很常見的現象,通常是由各種婦科疾病引起的。為了確定原發病是甚麼,患者需要到醫院做詳細的婦科檢查,確定陰道、宮頸、子宮等部位是否發生病變。一定要辨別是陰道出血還是尿道出血,避免誤診。確定具體的病因後,要及時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果出血量比較大,要進行止血治療,必要時需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