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中耳炎吃甚麼藥

發佈時間:2016-01-06 19:01:26
張玲副主任護師 滕州市中醫醫院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細菌進入中耳,細菌毒素增加或抵抗力降低時會產生炎症。其表徵為耳朵疼痛(夜晚尤其嚴重),發燒,感冒,口苦,小便呈紅色或黃色,便秘,聽力障礙等等。一旦鼓膜穿孔,耳流出膿液,疼痛則會減輕,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出現。急性的治療萬一不徹底,將轉化為慢性中耳炎,隨著身體、氣候變化、耳朵經常會流膿,時多時少,推遲數年。中醫將此病稱為「耳膿」,「耳疳」,被認為是由於肝臟濕熱(火)盛行造成的。那麼患上了中耳炎吃甚麼藥物好呢?

中耳炎是細菌感染,抗生素是特效治療,應選擇敏感的抗生素,給藥途徑多選擇靜脈點滴,這樣可以更快地到達病灶,使藥物發揮作用,鼓膜未穿孔前可以用酚制劑滴耳液止痛。鼓膜穿孔後雙氧水清洗膿液後抗生素滴耳液滴耳治療。

常用的成藥有以下幾種:

(1)頭孢拉定膠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黃連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蓮內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平時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積極治療鼻咽疾病,避免細菌進入中耳,引起炎症。不要用力的擤鼻涕,隨便洗鼻,不要同時封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邊擤鼻涕。挖取深處的耳屎,應該非常小心,宜先濕後挖,避免傷害鼓膜。游泳上岸後,側頭單腳站立跳躍,讓水從耳朵出去,用棉簽吸乾水分。急性階段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暢。慢性中耳炎不宜游泳。加強體育鍛鍊,增加體質,減少感冒。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生薑、胡椒、酒、羊肉、辣椒等等。不要把熱補藥,如人參、肉桂、附子、鹿茸、牛鞭等等。吃清熱抗炎效應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薺菜、羅勒,黃瓜,苦瓜等。蟲子進入耳道,不要急躁,可以滴入食用油泡死後再行捕捉。

相關文章
中耳炎吃甚麼藥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