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的出現關乎著孩子的成長及發育,是一種非同小可的腦部疾病,導致患兒的智力發育遲緩,容易引發反應遲鈍以及固定姿勢等異常的表現。每一位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腦部發育情況,在出現腦性癱瘓的症狀時應該重視治療方面的工作,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小兒腦性癱瘓呢?
1.肌肉鍛鍊治療
給予腦性癱瘓患兒針對性的鍛鍊,能夠改善患兒的病情,促進腦部正常發育。比如肌肉鍛鍊,合理進行鍛鍊可促使痙攣的肌肉保持在放鬆的狀態,從而改善患兒的肌肉功能,改善共濟運動失調。待患兒發育到可以說話的年齡,應當進行語言訓練,讓孩子能夠可以自主的完成與他人的對話。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對於腦性癱瘓的作用並不大,但眠爾通可以控制患兒震顫的表現,另外還可使用冬眠靈等鎮靜藥物,能夠緩解患兒過度活動的症狀。當患兒出現癲癇症狀時,可以使用一些抗癲癇藥物,從而減輕抽搐、口吐白沫等表現,但在用藥後應當觀察是否出現肌肉不平衡的情況。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治療小兒腦癱癱瘓的重要措施,手術之前應對患兒進行綜合評定,看是否能夠接受手術,並且制定周密的手術計劃,一般在術前或是術後都要進行物理治療。如患兒在五歲以下則不宜進行手術治療,此時患兒不懂得合作,還會拒絕醫生的檢查,很難使手術治療順利完成,從而影響到治療效果。
以上就是小兒腦性癱瘓的治療措施,當孩子在發育期間出現反應遲鈍或是身體發軟等症狀時,要警惕該病的發生,一旦得到準確診斷需對症治療。如患兒符合手術標準,則應當進行手術治療,且要重視術後的護理工作,給予患兒良好的居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