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一般不算特別嚴重,但具體情況因個體差異有所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機體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肝臟細胞而引發的疾病。免疫系統本應識別和清除外來病原體,卻將肝臟組織視為異物進行攻擊,導致肝臟出現炎症、損傷。
在病情初期,很多患者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僅在體檢時發現肝功能指標異常。部分患者即便出現症狀,也多為乏力、食慾減退、黃疸等較為常見的表現,經過規範治療,病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肝功能可逐漸恢復正常,對日常生活和壽命影響較小。
若病情未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肝臟持續受到免疫系統攻擊,會逐漸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引發肝功能衰竭、肝癌等嚴重併發症。這種情況下,治療難度增大,預後較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生存期。
日常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睡眠,讓肝臟在夜間能更好地進行自我修復。飲食上,選擇清淡、易消化且營養均衡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減輕肝臟負擔。同時,要嚴格戒煙戒酒,防止煙酒對肝臟造成進一步損害。還應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