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檢查主要用於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診斷與評估。
1. 腫瘤:PET-CT在腫瘤領域應用廣泛,可用於腫瘤的早期篩查,能發現身體內代謝異常增高的潛在腫瘤病灶。對於已確診腫瘤患者,可準確判斷腫瘤的分期,明確腫瘤是否發生轉移,幫助醫生制定治療方案。在腫瘤治療過程中,還能監測治療效果,判斷腫瘤對治療的反應,區分腫瘤的復發與壞死等情況。
2. 神經系統疾病:可輔助診斷癲癇,通過檢測大腦代謝變化,定位癲癇病灶,為手術治療提供重要依據。對於痴呆症,能觀察大腦特定區域的代謝減退情況,有助於早期診斷和病情評估,鑒別不同類型的痴呆。在腦腫瘤的診斷、鑒別診斷及療效評估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3. 心血管疾病:用於心肌存活的評估,判斷心肌梗死區域心肌細胞是否存活,對決定是否進行血管再通治療意義重大。還能協助診斷心肌病,如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通過觀察心肌代謝情況,輔助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進行PET-CT檢查後,要注意多喝水,促進放射性藥物排出體外。檢查後24小時內盡量避免接觸孕婦和兒童。檢查結果需由專業醫生解讀,若檢查發現異常,應積極配合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後續處理,以確保能及時準確地診斷和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