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是坐骨神經痛還是筋膜炎可從疼痛部位、疼痛性質、誘發因素、伴隨症狀、影像學表現等方面入手。
1. 疼痛部位:坐骨神經痛疼痛多沿坐骨神經走行分布,從腰部、臀部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至足部放射;筋膜炎疼痛通常局限於肌肉附著點及周圍,多在腰背部、頸肩部等部位。
2. 疼痛性質:坐骨神經痛常為刺痛、灼痛或電擊樣疼痛,較為劇烈;筋膜炎疼痛多為酸痛、脹痛,相對較緩和,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
3. 誘發因素:坐骨神經痛常因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壓迫神經誘發,久站、久坐、彎腰等動作易加重;筋膜炎多因長期勞損、受寒、外傷等引起,局部肌肉緊張時症狀明顯。
4. 伴隨症狀:坐骨神經痛可能伴有下肢麻木、無力、感覺減退等神經功能障礙;筋膜炎一般無明顯神經症狀,可能有局部肌肉僵硬、壓痛。
5. 影像學表現:坐骨神經痛通過腰椎磁共振成像等檢查,可能發現腰椎病變壓迫神經;筋膜炎影像學檢查多無明顯異常,有時可見局部肌肉紋理增粗等非特異性表現。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做好身體保暖。若出現疼痛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