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痛可能是創口正常反應、創口感染、乾槽症、鄰牙損傷、三叉神經痛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止痛、清創處理等。
1. 創口正常反應:拔牙後創口會有一定程度疼痛,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一般疼痛較輕,會隨時間逐漸緩解。可在拔牙後咬緊棉球30 - 40分鐘,促進止血,減輕疼痛。術後24小時內冷敷,每次15 - 20分鐘,間隔1 - 2小時,能收縮血管,減輕腫脹和疼痛。若疼痛稍明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對乙酰氨基酚片。
2. 創口感染:拔牙後口腔衛生不良等易引發創口感染導致疼痛。需就醫,醫生清理創口內食物殘渣、炎性物質等,用生理鹽水和雙氧水交替沖洗。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頭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同時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飯後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
3. 乾槽症:多在拔牙後2 - 3天出現劇烈疼痛,且向耳顳部放射。應及時就診,在局部麻醉下徹底清創,用碘仿紗條填塞創口。可遵醫囑服用洛索洛芬鈉片、萘普生膠囊、氨酚待因片止痛,促進創口愈合。
4. 鄰牙損傷:拔牙過程中可能損傷鄰牙導致疼痛。需對損傷鄰牙進行檢查評估,輕度損傷可觀察,避免用患側咀嚼。若有牙體缺損,根據情況進行補牙等修復治療。疼痛明顯時,遵醫囑服用塞來昔布膠囊、美洛昔康片、醋氯芬酸腸溶片。
5. 三叉神經痛:少數情況下拔牙刺激誘發三叉神經痛。可遵醫囑服用卡馬西平片、奧卡西平片、加巴噴丁膠囊緩解疼痛,必要時採取針灸、理療等輔助治療。
拔牙後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食用辛辣、過硬食物,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