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寒戰、呼吸急促、意識模糊、皮膚瘀斑、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少尿或無尿、黃疸、消化道出血、肢體厥冷、抽搐、呼吸困難、凝血功能障礙、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1. 高熱:體溫可急劇升高,甚至超過39℃,身體產熱與散熱失衡,是敗血症引發炎症反應的常見表現。
2. 寒戰:肌肉不自主收縮,試圖通過增加產熱來應對體溫變化,常與高熱交替出現。
3. 呼吸急促:機體為滿足代謝需求,加快呼吸頻率以攝取更多氧氣,是身體應激的一種反應。
4. 意識模糊:細菌毒素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大腦功能紊亂,患者出現認知和意識水平下降。
5. 皮膚瘀斑:敗血症可引起凝血功能異常,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瘀斑,提示皮下出血。
6. 血壓下降:感染導致血管擴張、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血壓持續降低,影響器官灌注。
7. 心率加快:心臟為維持血液循環,代償性加快跳動,以保證足夠的心輸出量。
8. 少尿或無尿:腎臟灌注不足,腎功能受損,導致尿液生成減少甚至無尿。
9. 黃疸:肝臟功能受影響,膽紅素代謝異常,血液中膽紅素升高,引起皮膚和鞏膜黃染。
10. 消化道出血:胃腸道黏膜因缺血、缺氧及凝血功能障礙而出現出血現象。
11. 肢體厥冷:外周血管收縮,血液優先供應重要器官,導致肢體末端血液循環不暢,溫度降低。
12. 抽搐:神經系統受毒素刺激,神經元異常放電,引發肌肉不自主收縮。
13. 呼吸困難:肺部功能受損,氣體交換障礙,患者感到呼吸費力。
14. 凝血功能障礙:敗血症破壞凝血機制,導致血液凝固異常,容易出現出血傾向。
15. 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感染引發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多個器官功能相繼受損甚至衰竭。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皮膚破損,及時處理傷口,預防感染。若有基礎疾病,需積極治療,增強機體抵抗力。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以便早發現、早治療,降低敗血症的發生風險和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