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腔隙性腦梗死。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來說,本身新陳代謝就比較慢,再加上慢性疾病纏身,如果控制不好,這樣就會導致腔隙性腦梗死的現象發生。腔隙性腦梗死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疾病,是腦梗死常見的一種類型,那麼腔隙性腦梗死和腔隙性腦梗塞是一回事嗎?兩者有甚麼區別呢?
腔隙性腦梗死和腔隙性腦梗塞有區別嗎?所謂的腔隙性腦梗死主要是指大腦半球和腦幹深部血管病發生病變,導致管腔發生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關於腔隙性腦梗死和腔隙性腦梗塞是一種疾病,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區別,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
大多數患者發生腔隙性腦梗死通常和慢性疾病有很多的關係,比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長期血壓升高,這樣就會導致小動脈血管發生變性,使管腔變得狹窄,在某種誘因下會誘發腔隙性腦梗死。除此之外,患者長期抽煙喝酒也會導致腦局部血液流速發生改變。
不管是因為哪些因素引起的腔隙性腦梗死都會發生明顯的症狀,早期會出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症狀,只是有的患者症狀不太明顯,所以很容易被忽視,隨著病情加重,患者會出現中樞性面癱,單側肢體感覺障礙。
雖然腔隙性腦梗死的危害性比較小,但是患者需要注意,發作後如果久治不愈,對身體和生活都會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患者發生症狀之後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可以通過病理檢測、ct掃描來進行診斷,一旦被確診要根據個人情況來進行治療,首先要積極控制血壓,只有這樣才可以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