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性水腫的處理方法包括休息與飲食調整、利尿消腫、減少尿蛋白、補充白蛋白、手術治療等。
1. 休息與飲食調整:對於腎病性水腫患者,休息可減輕腎臟負擔,利於水腫消退。飲食上限制水鈉攝入,能減少體內水鈉瀦留,從而緩解水腫。同時保證優質蛋白攝入,維持身體正常代謝。一般建議臥床休息,避免勞累;控制每日食鹽攝入量在 2 - 3 克,水分攝入根據尿量調整;多食用雞蛋、牛奶、魚肉等富含優質蛋白食物。
2. 利尿消腫:通過使用利尿劑促進尿液排出,減少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症狀。腎病性水腫時,腎臟排水功能受損,利尿劑可幫助恢復排水平衡。遵醫囑用藥氫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內酯片,這些藥物作用於腎臟不同部位,促進鈉、氯等電解質排出,增加尿量,達到消腫目的。
3. 減少尿蛋白:降低尿蛋白水平可減少血漿蛋白丟失,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使組織間隙水分回吸收入血管,減輕水腫。一些藥物可通過調節免疫、改善腎臟血流等機制減少尿蛋白。遵醫囑用藥纈沙坦膠囊、貝那普利片、雷公藤多苷片,它們從不同途徑發揮作用,保護腎臟,減少蛋白漏出。
4. 補充白蛋白:腎病性水腫患者常因大量蛋白尿導致低蛋白血症,補充白蛋白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促進水分從組織間隙進入血管,減輕水腫。一般通過靜脈輸注人血白蛋白,快速提升血漿白蛋白水平,改善水腫狀態。但需注意避免過度輸注,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5. 手術治療:對於一些特殊病因導致的腎病性水腫,如腎靜脈血栓形成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手術可解除血管梗阻,恢復腎臟正常血流,改善腎臟功能,從而緩解水腫。但手術風險較高,需嚴格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和手術適應症後謹慎選擇。
腎病性水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劇烈運動。定期監測體重、尿量、血壓等指標,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按照醫生要求按時服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面對疾病,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