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上長腫瘤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環境因素、免疫因素、病毒感染等。
1. 遺傳因素:某些腫瘤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若家族中有患特定腫瘤的成員,個體攜帶相關致病基因的概率增加,發病風險也隨之上升,像乳腺癌、結直腸癌等在家族聚集現象中較為常見,遺傳基因的突變或缺陷可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下一代,使得後代患腫瘤幾率增大 。
2.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種致癌物質會對身體各器官尤其肺部造成損害,增加患癌風險;酗酒會損傷肝臟、胃腸道等器官,引發炎症,長期積累易導致腫瘤發生;不合理飲食,如長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易引發腸道腫瘤,而過度攝入醃制、熏制、油炸食品,其中的亞硝胺、多環芳烴等致癌物也會危害健康;缺乏運動導致身體代謝減緩,脂肪堆積,免疫力下降,為腫瘤滋生創造條件。
3. 環境因素:長期暴露在化學污染環境中,如接觸苯、甲醛等化學物質,常見於新裝修房屋、某些工廠車間,可誘發白血病、鼻咽癌等;物理因素方面,長期接受紫外線過度照射易引發皮膚癌,而電離輻射如X射線、放射性核素等,會破壞細胞DNA,增加患癌風險;長期處於空氣污染嚴重地區,吸入的有害顆粒和化學物質會損害呼吸道和肺部,增加肺癌發病幾率。
4. 免疫因素:免疫系統是人體的防禦衛士,當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時,如因長期壓力、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等導致,身體難以有效識別和清除異常細胞,腫瘤細胞就可能趁機大量增殖;免疫系統紊亂時,可能錯誤攻擊自身細胞,破壞機體正常組織和功能,也為腫瘤發生埋下隱患。
5. 病毒感染:一些病毒與腫瘤發生密切相關,如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可引發宮頸癌、肛門癌等,該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感染會增加肝癌發病風險,病毒持續感染導致肝臟慢性炎症,逐漸引發肝細胞癌變;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淋巴瘤等腫瘤的發生有關,多通過唾液傳播。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盡量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定期體檢,以便早發現問題並遵醫囑進行治療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