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陣攣性癲癇屬於癲癇的常見類型之一,遺傳以及腦部損傷是引發此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主要表現為單個或者多個不同部位的肌肉組織突然不自主的收縮,雖然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但也會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臨床中用於治療肌陣攣性癲癇的方法非常多,那麼,肌陣攣性癲癇的中醫療法有哪些呢?
1.辨證用藥法。辯證用藥是中醫治療肌陣攣性癲癇的主要方法,患者辨證用藥後可慢慢的改善體質,去除病機,從而避免症狀發作。而中醫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了定癇熄風藥、平肝瀉火藥、祛痰開竅藥、活血化瘀藥,用藥方法一般是內服,如平時可以把藥物製成丸劑服用,也可以水煎後取汁服用。總的來說,雖然使用中藥治療起效速度慢,但是療效穩定,一般不會出現副作用,因此患者可長期用藥。要注意的是,用藥一段時間後應該及時復查,然後根據療效適當調整藥物的種類和劑量。
2.針灸療法。通過中醫針灸法治療肌陣攣性癲癇時,可以採用的穴位包括了豐隆穴、太衝穴、鳩尾穴、大椎穴、水溝穴、後溪穴、腰奇穴、內關穴、神門穴等,患者在實際治療時應該根據病情程度和病理類型選取主穴和配穴。一般來說,針灸主穴時加灸2~3個配穴即可,而主穴應該留針15分鐘,配穴一般不留針。每天針灸1次,連續針灸一星期為一個療程,休息1~2天後可繼續下一個療程。
為了增強治療效果,患者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進行系統性的治療,尤其使用藥物治療期間不能隨意停藥,而病情一段時間沒有發作的患者也不能立即停藥,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停藥。其次,平時要注意做好各項保健護理措施,尤其要注意放鬆心情,避免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