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導致牙齒鬆動可通過基礎治療、藥物治療、牙周手術、松牙固定術、拔牙等方法治療等。
1. 基礎治療:通過潔治、刮治等手段去除牙齒表面的牙結石、牙菌斑等刺激物,減輕牙周組織的炎症。因為牙結石和牙菌斑是引發牙周病的重要因素,去除後可緩解炎症,減輕對牙周組織的破壞,從而改善牙齒鬆動情況,為後續治療奠定基礎。
2. 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米諾環素軟膏。甲硝唑可抑制厭氧菌生長,阿莫西林能對抗多種細菌,米諾環素軟膏局部用藥可直接作用於牙周組織,減輕炎症,促進牙周組織修復,緩解因牙周病炎症導致的牙齒鬆動。
3. 牙周手術:對於基礎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進行牙周翻瓣術等手術。手術可直接清除深部的牙結石和病變組織,修整牙周組織形態,促進牙周組織再生,增強牙周組織對牙齒的支持,改善牙齒鬆動狀況。
4. 松牙固定術:採用纖維帶等材料將鬆動牙齒與穩固牙齒連接固定。能分散咬合力,減輕鬆動牙齒的負擔,使牙周組織在穩定環境下得到修復,從而緩解牙齒鬆動程度。
5. 拔牙:當牙齒鬆動嚴重,無法通過其他方法保留時,拔除患牙。避免嚴重病變的牙齒持續感染周圍組織,防止炎症擴散,利於口腔整體健康。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正確刷牙,使用牙線等清潔工具。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口腔問題。飲食上避免食用過硬食物,減輕牙齒負擔。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後續護理和復診,以促進口腔健康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