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喉結旁邊疼可能是頸部肌肉勞損、頸部淋巴結炎、甲狀腺炎、咽炎、莖突過長綜合徵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頸部肌肉勞損: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如低頭看手機、伏案工作等,頸部肌肉持續緊張,易引發勞損疼痛。通常表現為局部酸痛、肌肉僵硬。可通過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於疼痛部位,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也可進行按摩,由專業人員按摩頸部肌肉,放鬆緊張肌肉;還可遵醫囑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雲南白藥膏、氟比洛芬巴布膏,減輕炎症與疼痛。
2. 頸部淋巴結炎: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如感冒、扁桃體炎等。表現為喉結旁淋巴結腫大、疼痛,嚴重時伴有發熱。治療上,細菌感染可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膠囊;病毒感染可遵醫囑服用利巴韋林顆粒、阿昔洛韋片、更昔洛韋膠囊,同時注意休息,多飲水。
3. 甲狀腺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等可引發,甲狀腺區域疼痛,可伴有壓痛。症狀較輕者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阿司匹林腸溶片、對乙酰氨基酚片止痛;病情較重者可能需遵醫囑使用潑尼松片、甲潑尼龍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質激素治療。
4. 咽炎: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急性發作時,炎症蔓延可導致喉結旁牽涉痛。常有咽部異物感、疼痛、咽乾等症狀。可遵醫囑含服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銀黃含片緩解症狀;也可用復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減輕炎症。
5. 莖突過長綜合徵:莖突過長或其方位、形態異常,刺激周圍組織導致疼痛。吞咽、轉頭時疼痛可能加重。症狀較輕者可通過調整生活習慣緩解,嚴重者需手術治療,切除過長莖突。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頸部過度勞累,減少長時間低頭或固定姿勢的時間。注意口腔衛生,勤刷牙、漱口,預防呼吸道感染。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