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被燙起泡可通過衝淋降溫、挑破水泡、塗抹藥物、包扎傷口、就醫治療等處理。
1. 衝淋降溫:立即將燙傷的手放到流動的涼水下沖洗,時間持續15至30分鐘左右,讓燙傷部位快速降溫,減輕熱力對皮膚的進一步損傷,降低燙傷處的溫度,緩解疼痛。
2. 挑破水泡:若水泡較大,在嚴格消毒的情況下,用消毒後的針或剪刀將水泡挑破,使裡面的液體流出,但要保留水泡皮,避免傷口直接暴露,減少感染風險。
3. 塗抹藥物:可在燙傷部位塗抹適量燙傷膏,如濕潤燒傷膏等,能起到清熱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促進燙傷部位的恢復。
4. 包扎傷口:用乾淨的紗布對燙傷部位進行輕輕包扎,保持傷口清潔,防止外界細菌等污染物接觸傷口引發感染。
5. 就醫治療:若燙傷情況嚴重,如燙傷面積較大、水泡密集或出現皮膚破損、紅腫加劇等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對小孩的看護,將熱水、熱湯等危險物品放置在小孩夠不到的地方,避免類似燙傷情況發生。若燙傷情況複雜或處理後無好轉跡象,需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