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風濕病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鍛鍊、飲食調節、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風濕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治療可控制炎症、緩解症狀、延緩病情發展。遵醫囑使用甲氨蝶呤片、來氟米特片、硫酸羥氯喹片,這些藥物能抑制免疫反應,減輕關節炎症,改善關節功能,控制病情進展,減少疾病對身體各器官的損害。
2. 物理治療:物理治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和腫脹。常見如熱敷,通過溫熱刺激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流通,緩解肌肉痙攣;還有按摩,可放鬆肌肉,減輕關節壓力;以及針灸,刺激穴位調節身體氣血運行,對風濕病引起的關節疼痛等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
3. 康復鍛鍊:適當康復鍛鍊對風濕病患者很重要。能增強肌肉力量,提高關節穩定性,改善身體功能。如關節活動度訓練,可防止關節僵硬、畸形;有氧運動像散步、太極拳等,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抵抗力,有助於患者更好地應對疾病。
4. 飲食調節:合理飲食可輔助控制病情。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食物,如新鮮蔬果、牛奶、雞蛋等,增強身體免疫力。減少高糖、高脂肪、高鹽食物攝入,避免加重炎症反應。某些食物如薏仁、山藥等有一定祛濕健脾作用,對風濕病康復有益。
5. 手術治療:當風濕病發展到嚴重階段,出現關節畸形、功能嚴重障礙時需手術治療。手術能矯正畸形關節,恢復部分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如關節置換術,用人工關節替代受損關節,改善關節活動能力,減輕疼痛,讓患者恢復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中,風濕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關節受寒受潮,加重病情。居住環境保持乾燥通風。同時,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利於恢復。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