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神經炎屬於臨床中的常見病之一,其會引起四肢肌力減退、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感覺障礙等症狀表現,誘發原因可能是本身患有某些代謝性疾病或者內分泌障礙、營養障礙等。那麼,外周神經炎中醫如何治療呢?下面介紹一些中醫常用的治療外周神經炎的方法:
中醫主要選用針對性的中藥治療外周神經炎,目前臨床中常用的治療外周神經炎的基礎中藥方成分包括了紅參、黃芪、檳榔、蘇葉、當歸、白芍、吳萸、木瓜、桔梗、桔紅、陳皮、木通、地龍、甘草等。使用方法是把這些藥物取適量組方後水煎取汁內服,每日一劑。要注意的是,雞鳴時服用第一煎,而天亮時服下第二煎。
辯證加減法:如果同時伴隨著口苦、寒熱往來等症候的患者,可同時在上述方劑中加入具有和解表裡作用的小柴胡湯;如同時伴隨著苔白滑或痰多、嘔逆、挾氣郁等症候的患者,應該去掉方劑中的黃芪、當歸、白芍等三種藥材,然後加入蘆根、厚朴、茯苓、半夏,這些藥物具有清熱利濕、理氣解郁、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等作用;如同時伴隨著心煩症候,可以在方劑中加入焦梔;同時伴隨著心悸症狀,可以加用棗仁;如患肢有灼熱感,可以加用知母、丹皮等兩種具有清熱涼血作用的藥物治療;伴隨五心煩熱症候的患者,可同時加用具有清熱除蒸作用的地骨皮;感覺肢冷的患者,可以加用具有溫陽通絡作用的桂枝;上肢麻痹感覺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加用桂枝、葛根、白芷;而下肢麻痹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加用的藥物是淮牛膝。
如果患者已經進入恢復期,平時只是感覺患肢乏力,可以在方劑中加入川仲、熟地、制首烏、補骨脂、狗脊等五種藥物,這些藥物具有強骨壯力以及滋肝益腎的作用,同時可以配用健步虎潛丸收功。
外周神經炎患者可以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上述中藥方劑治療,而使用中藥治療期間可配合針灸法輔助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要注意的是,平時應該加強患處的防寒保暖措施,不能讓局部經常著涼受寒,也不能使用很熱的水燙洗患處,否則都會導致症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