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末梢神經炎是一種四肢遠端運動、感覺和神經出現障礙性的疾病。周圍末梢神經炎可發生於多種疾病中,在任何年齡段都可發病。引發周圍末梢神經炎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重金屬中毒、部分藥物中毒、營養障礙和神經感染等。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異常、運動能力降低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那麼,周圍末梢神經炎該如何治療呢?
1.治療原發病
周圍末梢神經炎屬於多種疾病的併發症,應根據不同的病因,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同時進行相應的對症治療。如果患者因為鉛中毒而產生周圍末梢神經炎時,應立即脫離中毒環境,及時用特殊的解毒劑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因為糖尿病產生周圍末梢神經炎時,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嚴格控制病情的發展。
2.藥物治療
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免疫調節類藥物、神經營養藥物和止疼藥物。糖皮質激素能夠有效地抑制免疫應答,具有抗炎、抗毒的作用。營養神經藥物主要是為維生素b族元素藥物,可以有效地補充維生素,促進神經的恢復。止疼藥物對於緩解周圍神經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避免對藥物產生嚴重的反應。
3.康復療法
康復療法包括心理療法和功能鍛鍊。心理師和家屬應幫助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斷的訓練患者認識和感知疼痛。在病情穩定之後,患者需在家人的幫助下進行正規的神經功能康復鍛鍊,做到勤翻身,隨時按摩癱瘓的肢體,防止廢用性肌萎縮和關節攣縮。
因此,周圍末梢神經炎的治療重點很多,主要在於早治療,早康復運動和飲食均衡。患者應對於原發疾病積極的治療,通過服用藥物來增強身體免疫力和營養神經,病情穩定之後及時進行康復鍛鍊。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吃益消化和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禁止進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