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指數高可能是熬夜、飲酒、藥物損傷、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作息、戒酒、停用傷肝藥物、抗病毒、免疫抑制等。
1. 熬夜:長期熬夜會打亂肝臟正常的代謝和修復節奏,導致肝指數升高。應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每天保證 7 - 8 小時的充足睡眠,避免夜間過度勞累,讓肝臟在夜間能得到良好的休息與自我修復,一段時間後復查肝指數觀察變化。
2. 飲酒: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在肝臟代謝,長期或大量飲酒會對肝細胞造成損害。需嚴格戒酒,避免攝入任何含酒精的飲品。同時可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攝入,如新鮮蔬果、瘦肉、魚類等,促進肝細胞修復,定期復查肝功能。
3. 藥物損傷:部分藥物可能會引起肝損傷導致肝指數升高。遵醫囑停用可疑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片、阿莫西林膠囊、布洛芬顆粒等。若因病情需要不能停藥,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或更換藥物,並配合使用保肝藥物,定期監測肝指數。
4. 病毒感染:常見的如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遵醫囑使用恩替卡韋分散片、替諾福韋酯膠囊、干擾素α - 2b 注射液進行抗病毒治療,抑制病毒複製,減輕肝臟炎症,同時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增強機體免疫力以輔助治療。
5.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肝臟細胞引發炎症。遵醫囑使用潑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環孢素軟膠囊等免疫抑制劑,調節自身免疫反應,控制肝臟炎症,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均衡,適度運動,避免濫用藥物,定期體檢監測肝功能,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調整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