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和疣在病因、症狀、好發部位、傳染性、治療方式上存在不同。
1. 病因:痤瘡主要由雄激素水平異常、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周圍細胞角化異常、痤瘡丙酸桿菌繁殖等因素引起;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皮膚黏膜所導致。
2. 症狀:痤瘡表現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種形式,多伴有皮脂溢出;疣則呈現為皮膚表面的良性贅生物,如尋常疣表面粗糙,呈乳頭樣、菜花樣隆起,扁平疣多為米粒至黃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
3. 好發部位:痤瘡好發於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疣可發生於身體各個部位,尋常疣常見於手部,扁平疣好發於面部、手背等。
4. 傳染性:痤瘡不具有傳染性;疣具有傳染性,可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5. 治療方式:痤瘡治療常採用維A酸類、抗生素、抗雄激素藥物等,還可配合化學剝脫等物理治療;疣的治療以破壞疣體、調節局部皮膚生長、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應為主,如冷凍、激光、外用維A酸、水楊酸等。
日常需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皮膚,防止皮膚破損引發感染。飲食上,減少高糖、高脂肪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若出現痤瘡或疣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規範治療,不要自行用藥或擠壓,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