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掛水後可通過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對症治療、中醫治療、重症治療等。
1. 一般治療:手足口病掛水後,需讓患者多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度、濕度適宜。給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如米粥、麵條等,多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利於身體恢復。因良好的休息環境和合理飲食能增強患者自身抵抗力,有助於抗手足口病病毒。
2. 抗病毒治療:遵醫囑使用利巴韋林顆粒、阿昔洛韋片、更昔洛韋膠囊。這些藥物能抑制病毒的複製和傳播,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抗病毒藥物可針對性地作用於病毒,干擾其核酸合成等過程,從而減輕病毒對身體的侵害,緩解手足口病症狀。
3. 對症治療:若患者發熱,體溫在 38.5℃及以上,可遵醫囑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布洛芬顆粒、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發熱是手足口病常見症狀,這些藥物能調節體溫中樞,使散熱增加,達到降溫目的,緩解因發熱帶來的不適。若有咳嗽症狀,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液、肺力咳合劑、小兒止咳糖漿等止咳祛痰。
4. 中醫治療:可採用中藥方劑治療,根據患者具體症狀體徵辯證用藥,如清熱解毒、祛濕透疹類中藥。中醫認為手足口病多因外感時邪疫毒,內傷濕熱蘊蒸所致,中藥方劑能整體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清除體內濕熱疫毒,改善手足口病症狀。還可配合推拿等中醫外治法輔助治療。
5. 重症治療:對於出現腦膜炎、腦炎、肺水腫等嚴重併發症的手足口病患者,需入住重症監護室,進行呼吸支持、循環支持等治療。如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維持呼吸功能;通過血管活性藥物維持循環穩定。因嚴重併發症會危及生命,這些治療手段能維持重要臟器功能,為患者康復創造條件,必要時可能需手術干預處理相關併發症。
手足口病掛水治療後,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皮疹以免繼發感染。居住環境要定期通風換氣,勤曬衣被。同時,嚴格按照醫生囑咐按時服藥、復診,以便及時瞭解病情恢復情況,若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