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吃飯喉嚨疼可通過調整飲食、口腔護理、藥物治療、物理降溫、就醫檢查等方法緩解。
1. 調整飲食:手足口病吃飯喉嚨疼時,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溫涼的食物為主,如小米粥、軟麵條、蔬菜泥等。因為這些食物不會過度刺激喉嚨,能減少疼痛。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過燙的食物,防止加重喉嚨疼痛症狀,為身體提供必要營養,利於病情恢復。
2. 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對緩解手足口病吃飯喉嚨疼很重要。飯後用淡鹽水或生理鹽水漱口,年齡小無法配合漱口的患兒,可用乾淨的紗布蘸取適量淡鹽水輕輕擦拭口腔。這樣能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細菌,減少細菌滋生引發的炎症,從而減輕喉嚨疼痛。
3. 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開喉劍噴霧劑、康復新液、西瓜霜含片。開喉劍噴霧劑能直接作用於喉嚨患處,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康復新液可促進受損黏膜修復,加快喉嚨部位皰疹愈合;西瓜霜含片能在局部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減輕吃飯時喉嚨的疼痛感。
4. 物理降溫:若因手足口病發燒導致喉嚨疼痛加劇,體溫在 38.5℃以下時,可採用物理降溫。用濕毛巾給患兒敷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的部位。通過水分蒸發帶走熱量,降低體溫,緩解因發熱引起的喉嚨疼痛不適,讓患兒感覺舒適一些。
5. 就醫檢查:若手足口病吃飯喉嚨疼症狀嚴重,持續不緩解或伴有高熱、呼吸急促等其他異常症狀,需及時就醫。醫生會詳細檢查病情,評估是否存在併發症,如合併細菌感染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避免延誤病情。
手足口病吃飯喉嚨疼期間,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利於身體恢復。居住環境要保持清潔、通風良好。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症狀,及時與醫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