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屬於一種比較麻煩的消化系統疾病,和急性腹瀉不同的是慢性腹瀉的持續時間比較久,會使得人體丟失大量的營養,並且身體抵抗力也會大大下降,為了能夠讓人們對這種疾病有所重視,今天先簡單介紹一下慢性腹瀉的具體症狀,一起來看一下下面的內容吧。
小腸病變引發腹瀉在臨床上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患者腹部不適,一般會位於臍周,並且在吃完飯之後,大便之前會進一步加重,無里急後重,大便量也會非常的多,顏色比較淺,有的時候次數多,有的時候次數少。而結腸病變引發腹瀉在臨床上又會引起腹部不適,位於腹部兩側或下腹,一般會在患者排便之後緩解,不過排便次數非常多,糞便量也會比較少,不過糞便裡面常常會有血液以及粘液。而直腸病變所引發的慢性腹瀉常伴有里急後重。
患者在有慢性腹瀉的症狀之後,首先應該保證自己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要積極參加體育鍛鍊,這樣才能夠增強體質,調節神經以及內臟的功能。在發作期盡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薑,蒜,大蔥等刺激性的調味品,更要避免生冷的食物以及冰冷的水果,還有就是慢性腹瀉,一般會在人類身體抵抗力下降,情緒緊張的時候復發,所以患者在治療期間也應該有穩定的情緒。
當患者出現慢性腹瀉疾病之後,身體就會流失很多營養成分,甚至有些人會有貧血,低血壓以及脫水的危險,之後患者首先應該每天喝一杯鹽水,要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零食或者是半流食,切忌刺激性或者是發性食物,還有就是要多參加運動,保證良好的作息,這樣才能夠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