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肺部無法正常的進行氣體交換,造成缺氧或和二氧化碳滯留,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精神錯亂、昏迷、煩躁和肝功能受損。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有以下四種。
1.呼吸道病變
呼吸道病變類疾病包括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這類疾病會引起患者支氣管水腫,導致氣道狹窄堵塞和通氣不足,體內氣體分布不均勻,通氣與血流的比例失調,造成身體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滯留。
2.肺組織病變
這類疾病包括肺炎、重度肺結核、肺氣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症等。肺組織病變可引起肺部呼吸循環功能衰減,全身組織缺氧,電解質紊亂,空氣與血流的比例失調,導致肺動脈樣分流,引起患者的呼吸衰竭。
3.胸部和胸膜病變
當患者胸部出現病變時,會影響胸廓活動和肺臟擴張,患者無法正常呼吸,吸入氣體不均勻,導致身體缺氧。常見的疾病有胸廓外傷、嚴重的胸廓畸形、胸腔積液和氣胸。
4.神經中樞及傳導系統疾病
當患者有腦梗塞後遺症或者出現食物中毒、腦外傷的情況,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呼吸中樞,神經肌肉傳導發生阻滯,患者呼吸肌無力和麻痹,導致氣體循環不暢,身體缺氧。
由此可見,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四種,為呼吸道病變、肺組織病變、胸部和胸膜病變和神經中樞及傳導系統疾病。慢性呼吸衰竭是這些疾病的表現形式,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病體,保持呼吸道暢通和有效的通氣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均衡,增強營養,提高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量,堅持鍛鍊,提高呼吸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