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指的是排便的次數增多,而且大便裡面的水分比較多,大便裡面出現膿血、粘液等情況,如果患者的病程超過4周,說明疾病非常嚴重。慢性腹瀉的成因比較複雜,與腸道疾病、胃部疾病、肝膽胰疾病等因素相關。不同疾病,治療方法區別很大,需要及時找出原因。
1.腸道疾病:慢性細菌性痢疾、結腸多發性息肉、結腸癌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腸道疾病,會導致腸道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腹瀉,同時伴有惡、嘔吐、消瘦、吸收不良等問題,不及時治療腹瀉會長期存在,需要及時。對於腸道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還要進行抑酸以及補液治療。息肉和腫瘤疾病則需要及時手術,惡性病變同時配合放化療。2、胃部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等胃部疾病也可能出現慢性腹瀉,需要及時治療原發病。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用胃黏膜保護劑、胃腸動力藥、消化酶改善病情,若活動期胃炎伴有糜爛,且幽門螺桿菌陽性者,應給予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治療,控制疾病後腹瀉症狀也會緩解。而胃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如果確診慢性腹瀉是胃癌所致,需要及時手術切除,早期患者術後可獲得根治,腹瀉症狀也可得到緩解。而胃癌出現擴散後還需聯合圍手術期化療、放療、生物靶向治療等手段的綜合治療
3.肝膽胰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會導致胰腺內分泌的免疫功能不足誘發慢性腹瀉。若是慢性胰腺炎等良性疾病可應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像是奧美拉唑片,泮托拉唑片控制,同時配合左氧氟沙星膠囊、甲硝唑片或者是鹽酸莫西沙星單藥抗炎。同時應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藥物改善。若胰腺疾病為惡性疾病,建議應盡早行手術治療,酌情行放療、化療等。
總而言之,長期腹瀉對於患者的身體健康沒有好處,患者因為失水過多而產生電解質失衡等情況,需要明確腹瀉的成因,並且合理治療,比如服用蒙石散藥物緩解腹瀉,進行消炎治療等。希望各位患者到醫院接受全面的檢查,不要胡亂使用藥物,應當保持清淡的飲食方式,補充身體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