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關節炎通常是指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起病較急。
急性關節炎的發生多與多種因素有關。感染因素是常見原因之一,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入侵關節,引發免疫反應,導致關節出現炎症。比如化膿性關節炎,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引起。自身免疫因素也不容忽視,當身體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將自身關節組織誤判為外來異物進行攻擊,就會引發急性炎症,像類風濕關節炎在某些階段可急性發作。代謝紊亂也可能誘發,如尿酸代謝異常,血液中尿酸水平過高,尿酸鹽結晶沈積在關節,就會引起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急性關節炎發作時,關節往往會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症狀,活動也會受到限制。不同類型的急性關節炎症狀可能會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都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導致關節功能受損,甚至出現畸形等嚴重後果。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的保護。避免關節過度勞累和損傷,注意關節保暖,防止受寒受潮。飲食上,對於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如動物內臟、海鮮等。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一旦出現關節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