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腦癱」,人們總會下意識將這個名詞和孩子的智力聯繫到一起,認為智力會受到疾病的負面影響。事實上腦癱是指出生前、出生時或者嬰兒早期某些原因導致腦損傷造成的綜合徵,主要症狀為姿勢異常和運動障礙,不一定代表智力上有問題。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腦癱兒會不會有後遺症。
一、引發癲癇
多數腦癱兒童因為大腦內的固定病灶而誘發了癲癇,特別是智力偏低的兒童。反復的驚厥會讓腦損傷越來越嚴重,不利於治療疾病。
二、引發健康和體力障礙
一般情況下腦癱患者個子並不高,相比同齡人要矮一些,營養狀況亦差。多數患者有呼吸障礙,或者易患呼吸感染疾病,吃東西吞咽比較困難,時不時流口水。
三、引發智力、情緒及行為障礙
在所有的後遺症當中,腦癱智能低下率是最高的。大多數好動,封閉自我,固執,任性,情緒波動過大,不穩定,有時候還會出現自殘行為。
四、引發語言障礙
大部分腦癱患者發聲、構音器官、聽覺等方面出了問題,表現為吮吸困難,進行吞咽、咀嚼動作有些吃力,發音不清,構語困難,甚者失語症。
五、引發學習障礙
腦癱患者由於腦損傷,視力、聽力、語言、智力等各方面都要比別人差一大截,無法集中注意力,沒有較強的學習動力,因此學習能力受到了影響。
腦癱最好是在早期發現,有利於治療,控制病情發展。腦和神經系統是有發育特點的,發現越早,說明可塑性越大,治療效果就越好。腦組織在一歲以內是不成熟的,還處於迅速生長的階段,腦損傷也處於初級階段,異常姿勢和運動尚未完成固定化,因此這一階段進行康復治療是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