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水腫常見症狀有下肢水腫、眼瞼水腫、全身水腫、尿量變化、高血壓等。
1. 下肢水腫:腎水腫早期常表現為下肢水腫,尤其是腳踝和小腿部位較為明顯。因為腎臟功能受損後,體內水鈉代謝失衡,水分容易在身體低垂部位積聚,站立或行走時間較長後,下肢水腫會更加顯著,按壓時可出現凹陷,且恢復緩慢。
2. 眼瞼水腫:很多腎水腫患者在晨起時會發現眼瞼水腫,這是由於眼瞼組織酥鬆,水分容易在此瀦留。一般雙眼瞼都會出現水腫,看起來眼睛腫脹,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睜眼,隨著活動,水腫可能會逐漸減輕,但不會立刻消失。
3. 全身水腫:隨著病情進展,水腫範圍會逐漸擴大至全身。此時不僅下肢、眼瞼有水腫,身體其他部位如腹部、胸部等也會出現明顯的水腫現象,皮膚變得緊繃發亮,體重也會明顯增加,患者會感覺身體沈重、行動不便。
4. 尿量變化:腎臟排水功能受影響,尿量可能會發生改變。有些患者會出現尿量減少,每天的尿量明顯低於正常水平;而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會出現夜尿增多的情況,夜間排尿次數增加,影響睡眠質量。
5. 高血壓:腎水腫時,腎臟會分泌一些物質導致血壓升高。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血壓波動較大,若血壓長期控制不佳,還會對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害。
腎水腫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嚴格控制水分和鹽分的攝入。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新鮮蔬果。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按時服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