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酒精性脂肪肝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肝臟對脂肪的代謝功能出現異常,使得脂肪在肝臟內過度堆積所引發的一種肝臟疾病。
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在肝臟進行代謝。大部分酒精先通過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再經過乙醛脫氫酶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長期大量飲酒會使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不堪重負。一方面,酒精及其代謝產物會干擾肝臟內脂肪酸的氧化過程,使得脂肪酸無法正常被分解利用;另一方面,會促進脂肪酸的合成,導致肝臟內脂肪酸的含量大幅增加。這些過多的脂肪酸無法及時被轉運和代謝,就會逐漸在肝臟細胞內堆積,從而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部分人可能僅感到輕微的乏力、右上腹不適等。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食慾減退、惡心、嘔吐等症狀。若不及時干預,持續的肝臟脂肪堆積會引發肝臟炎症,進一步發展為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日常生活中,預防和改善酒精性脂肪肝,關鍵在於控制飲酒量,最好做到戒酒。同時,要保持均衡的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果、全穀物、瘦肉等。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肝臟的代謝功能。定期進行體檢,監測肝功能指標,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