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收縮壓偏高指的是在測量血壓時,收縮壓數值高於正常範圍。正常收縮壓一般在 90-139mmHg 之間,當收縮壓持續處於 140mmHg 及以上時,便屬於收縮壓偏高。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收縮壓是心臟收縮時,動脈內壓力達到的最高值。多種因素會導致收縮壓偏高。年齡增長,血管壁彈性下降、變硬,會使收縮壓升高;長期高鹽飲食,體內鈉離子增多,會導致水鈉瀦留,增加血容量,進而升高血壓;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會促使體內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激素;肥胖人群脂肪堆積,會影響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引起收縮壓偏高。
收縮壓長期偏高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會增加心臟負擔,使心臟長期處於高負荷工作狀態,易引發心臟疾病;還會損害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如冠心病、腦卒中等。
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上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攝入,多吃新鮮蔬果,控制脂肪攝入。適當進行規律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每周至少 150 分鐘。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戒煙限酒。定期測量血壓,若收縮壓持續異常,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