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線菌肺炎通常是由放線菌屬引起的肺部化膿性炎症。
放線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正常人口腔等部位也有定植。當機體免疫力下降、口腔衛生不良等情況下,放線菌可侵入肺部引發感染。其感染途徑多為口腔分泌物誤吸,放線菌在肺部生長繁殖,破壞肺組織,進而引發炎症反應。
放線菌肺炎起病一般較為緩慢,早期症狀可能不典型,可出現低熱、咳嗽、咳痰等類似普通呼吸道感染的表現。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高熱、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痰液有時可呈膿性且帶有硫磺顆粒樣物質,這是放線菌感染的特徵性表現之一。
影像學檢查對於診斷放線菌肺炎有重要意義,胸片或胸部CT常顯示肺部有實變影、結節狀陰影,還可能伴有空洞形成等。診斷除了依據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外,痰塗片或培養找到放線菌是確診的關鍵。
治療方面,主要以抗生素治療為主,一般選用青霉素等對放線菌敏感的藥物,且治療療程通常較長,以確保徹底清除病原菌。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減少口腔內放線菌的滋生。對於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要積極治療基礎疾病,適當進行鍛鍊,增強機體抵抗力,降低感染風險。同時,患病後需嚴格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