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原發性靜脈曲張是指由於靜脈壁薄弱、瓣膜功能不全等靜脈本身的原因導致的靜脈曲張;繼發性靜脈曲張則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靜脈回流受阻、瓣膜破壞等而引發的靜脈曲張。
原發性靜脈曲張多與先天性因素有關,比如靜脈壁的結構和功能存在缺陷,使得靜脈在承受壓力時容易擴張、迂曲。常見於下肢淺靜脈,長時間站立、重體力勞動等因素會增加發病風險。由於靜脈瓣膜功能不佳,血液回流時會出現逆流,導致靜脈內壓力升高,逐漸引起靜脈的形態改變。
繼發性靜脈曲張的病因較為多樣。可能是由於深靜脈血栓形成後,血栓堵塞靜脈管腔,阻礙血液回流,使得淺靜脈代償性擴張;也可能是盆腔內腫瘤壓迫靜脈,影響靜脈血液的正常流通。一些血管疾病導致瓣膜功能受損,也會引發繼發性靜脈曲張。
無論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靜脈曲張,日常都需要注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休息時可適當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穿著醫用彈力襪也有助於減輕症狀。同時,要定期進行檢查,及時瞭解病情變化。若出現症狀加重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