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登革熱患者白細胞計數通常會低於正常範圍,具體數值區間多在2~4×10⁹/L 。不過,白細胞數值只是輔助診斷登革熱的一項指標,不能單純依據白細胞數值確診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在登革熱發病過程中,病毒會在體內大量繁殖,免疫系統會受到影響。病毒及其毒素會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使得白細胞的生成減少,同時還可能導致白細胞被破壞增多,所以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會出現下降。
除了白細胞計數變化外,登革熱還有許多典型症狀。發病初期會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9℃甚至更高,同時伴有頭痛、眼眶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等症狀,還可能出現皮疹,多在病程第3~6天出現,分布於四肢、軀乾等部位。另外,部分患者會有出血傾向,如鼻出血、牙齦出血等。
日常生活中,預防登革熱十分重要。要注意做好防蚊滅蚊措施,定期清理家中積水,因為蚊子喜歡在積水中產卵繁殖。外出時可穿著長袖長褲,使用驅蚊產品。若出現發熱、頭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和診斷,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